人形机器人点球场景应用挑战赛
目录
1.规则概述
1.1 竞赛内容
本赛项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技能学习,希望通过射门比赛的形式,搭建起一个开放的竞技平台,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发展。比赛要求参赛团队使用九格大模型并通过算法控制仿真环境下的机器人完成点球比赛。本次比赛旨在激发参赛团队在决策算法优化、大模型训练等方面的创新思维,推动具身智能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比赛场地及道具要求
比赛基于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并配有相机视角以便进行观察。比赛形式为1对1点球大战,其中参赛队伍通过九格大模型控制射门球员(进攻方)进行点球射门。守门员使用环境中固定的配置。参赛队伍可自行设计控制算法进一步优化九格大模型的控制。
环境状态包括球信息、射门球员控制信息、比赛信息。射门球员动作分为等待动作、移动动作、射门动作,其他动作等。参赛队伍需要使用九格大模型对环境状态进行分析,以确保射门球员能高效决策,有效得分。
图4-1 人形机器人点球赛比赛场地立体图
3.参赛要求
3.1 参赛人数
每队≤10人,指导教师≤2人。
3.2 设备规范
(1)必须使用主办方提供的射门仿真环境。
(2)禁止更换九格大模型,同时严禁改动仿真运行速度。
3.3 机器人技术要求
(1)机器人数量
每支参赛队可以用于比赛的机器人数量为一个。
(2)独立性
参加比赛的人形机器人必须是通过强化学习自主训练的,比赛中的任何手动控制行为都视为犯规,将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当人形机器人开始执行任务后,参赛队将不能再次干预人形机器人,之后的所有任务都将由人形机器人自主完成,直到比赛结束。
参赛队伍需要独立进行编码工作,并生成可加载运行的策略程序(.py文件等)。全场比赛一共进行七轮射门。
策略提交。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在比赛平台提交规定格式的策略文件,提交后系统会对策略文件进行格式、接口、重复度三项检测,三项检测全部通过即代表提交成功,策略提交成功方可进行自动比赛与排位。
策略查重。主办方会对队伍提交的策略文件进行相似度审核,若文件出现以下情况:1.策略与互联网上的开源策略相似度过高;2.策略与官方提供的样例策略相似度过高;3.不同参赛选手的策略互相之间相似度过高(一般策略相似度≥80%视为策略重复)。若出现策略重复,由仲裁委员会公布处理办法。
策略故障。若比赛中有一方队伍策略出现加载失败、报错、异常等情况,先出现故障的一方判负,比分显示为“异常”。
4.比赛过程
4.1 赛程赛制
(1)射门比赛进行七轮,选手需要统计进球数量与进球时间;比赛最后的名次按照最终得分的总和来排列。
总成绩=进球数*10+技术汇报得分。
如果出现得分相同的队伍,则按照比赛用时来进行排定:任务得分相同的数只队伍,七轮比赛进球总用时短的名次排在前面。
(2)参赛队伍应准备好技术讲解PPT来对自己的策略技术进行讲解;在七轮比赛完成后需将完整比赛录制视频、源代码、汇报PPT、PPT讲解视频上传,上传压缩文件夹命名格式为项目名称_团队名称_EICON2025。
4.2 比赛任务
要求参赛队伍通过Unity ML-Agents框架训练人形射门机器人,使用九格大模型进行每步决策,自主完成射门比赛。射门机器人需依托九格大模型的决策推理能力(必选,未使用直接判0分),结合强化学习算法从零开始学习,通过Unity物理引擎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在标准化训练环境中依次完成7次射门比赛。
4.3 评分标准(共100分)
比赛形式为线上比赛,共进行7轮射门,每轮10分(进球得10分,未进球0分),技术汇报30分(比赛录制视频、源代码、汇报PPT、PPT讲解视频共计30分),源程序代码,源程序运行完整比赛录像,汇报用PPT,PPT讲解视频等共计30分。总成绩=进球数*10+技术汇报成绩。
表4-1 人形机器人点球赛道计分表
成绩 | 轮次 | 是否进球(是/否) | 用时(秒) | 成绩 |
---|---|---|---|---|
射门成绩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技术汇报成绩 | ||||
总成绩 |
4.4 违规处理
(1)技术违规:擅自修改禁止项(如更换大模型),直接取消成绩。若未提供源码或任务实现与源码呈现不同,直接取消成绩。
(2)重复率过高:若是最终提交策略重复率超过80%,直接取消比赛成绩。
5.其他说明
出现争议的情况以裁判判定为准。